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需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必要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
4、落实机构人员配备: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5、开展教育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合格上岗。
要落实这些措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责任分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明确从高层到基层各级各类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并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形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和个人,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奖优罚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完善制度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涵盖各个生产环节、各类风险因素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检查制度、奖惩机制等,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避免流于形式。
3、强化风险防控: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4、加大投入保障:按照“足额提取、合理使用”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购置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开展员工培训等方面,对于高风险作业环节和关键部位,应优先安排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5、严格监管执法: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形成高压态势,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措施旨在通过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等多方面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而要有效落实这些措施,则需要企业在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风险防控、加大投入保障以及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