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征地管理通知解读,如何保障农民权益?

2025-02-02 法律科普 27 大法网
选择读文语音:

1、用地预审时足额落实征地补偿费:对于新上的建设项目,在用地预审阶段就要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按照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核算征地补偿费,并足额列入项目概算,这一规定从源头上保证了征地补偿资金的落实,为后续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2、推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江苏、辽宁、广东、贵州等省已推行该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通知》鼓励各地学习借鉴,要求市县按照确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将补偿安置费用直接、及时支付给农民个人,这有效防止了征地补偿费被截留、挪用等问题,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足额地拿到补偿款。

3、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民意见:要求当地履行告知、确认、听证程序,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就征收土地方案听取被征地村组和农户的意见,确认方案有关内容,征地告知要落实到村组和农户,结合村务信息公开,采取广播、在村务公开栏和其他明显位置公告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径告知征收土地方案,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4、妥善解决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问题:《通知》吸收了相关政策意见,在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组织、领导、原则、方法等方面明确了有关要求,针对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5、简化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国土资源部对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征地申报前期程序和批后实施程序进行了规范和简化,即对于征地报批前履行了相关程序并完成有关确认工作的,征地批准后,征收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可同步进行,缩短征地实施周期。

国土资源部征地管理通知解读,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大法网
(图源于网络,仅用于参考学习,若侵必删)

6、落实征地批后实施反馈制度:自2002年起,国土资源部开始推行征地反馈制度,但这项制度尚未完全落实到位。《通知》对反馈的内容、方式、时间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进一步落实这项制度。

7、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目前一些省份已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农保,《通知》鼓励借鉴这种做法,以解决征地补偿费用偏低、社保资金普遍难以落实的问题。

国土资源部的这份通知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征地管理,旨在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些措施涵盖了征地的各个环节,包括补偿标准的制定、资金的落实、农民的意见表达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利益的高度重视。

声明:大法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邮箱845981614@qq.com处理!
广告位招租:845981614
横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