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验槽记录的填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关于如何填写地基验槽记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详细解答:
1、地基验槽记录的填写内容
工程信息:
- 填写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基本信息。
- 明确验收时间,即各方共同检查验收的具体日期[2]。

基槽情况描述:
- 按验收实测纪录填写基槽(坑)的位置、几何尺寸、槽底标高,包括长、宽、深等具体数据,以及槽底的实际标高情况[2]。
- 如果土层走向、厚度、土质有变化的部位,应使用图示加以说明,清晰地标注出不同土层的变化情况及位置[2]。
槽底土质状况:
- 描述槽底土质类别,如粉质黏土、砂土、岩石等,并说明其颜色,例如淡黄色、灰色等,对土质的坚硬均匀情况进行描述,如是否均匀、有无软硬不均等情况[2]。
地下水及特殊地质情况:
- 记录地下水位及水浸情况,如是否有地下水渗出、水位高度等,这对于评估地基的基础条件和后续施工措施的选择至关重要[2]。
- 遇有古坟、钴井、洞穴、电缆、旧房基础、流沙等特殊情况,需在图中标明位置、标高,并详细说明处理情况或写明变更文件编号[2]。
验收结论:
- 写明地基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是否与地质勘查报告中土质情况相符,若地基存在问题,应明确指出不符合的方面及程度[2]。
- 参与验槽的各方人员,包括建设单位、地质勘察部门、设计院、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等,需共同签字确认,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有要求)[2]。
2、注意事项
资料准备充分:
- 在填写地基验槽记录前,要准备好地质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以便准确获取持力层信息、工程的设计要求和绝对标高等内容,为记录填写提供依据[6^]。
现场查验仔细:
- 验槽工作应由专业人员使用钢尺、水平仪等测量工具对基槽的位置、尺寸和深度进行精确测量,并对槽底土质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8^],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局部软土、硬土、坑穴等,要及时拍照留存,并在记录中准确描述其位置、范围和程度,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2]。
语言表达规范:
- 记录中的语言应简洁明了、准确规范,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对于土质的描述,要使用专业的地质术语;对于数据的记录,要确保准确无误,并保留适当的小数位数。
逻辑连贯严谨:
- 各部分内容的填写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先描述基槽的基本情况,再详细说明槽底土质和特殊地质现象,最后给出验收结论和处理意见,要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记录体系。
签字盖章齐全:
- 所有参与验槽的单位和人员都应在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加盖单位公章(如有要求),签字和盖章是表示各方对验槽结果的认可和负责,也是后续工程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