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半旗的标准情况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及相关历史惯例和传统来确定,具体如下:
1、国家重要领导人逝世:当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物逝世时,会下半旗志哀,例如毛主席、朱德、周恩来、江泽民等领导人逝世后,都曾下半旗表示哀悼。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损失时,会在公开场所下半旗,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后,全国下半旗以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尊重。
3、外国政治人物逝世:一些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外国政治人物逝世时,也可能下半旗志哀,比如斯大林逝世时,中国曾下半旗表示纪念。
4、重大历史事件: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且有人员牺牲的事件中,会通过下半旗来缅怀逝者,像南联盟使馆被炸、中国记者遇难等情况,都曾下半旗志哀。

5、重要罹难哀悼日:在一些特定的、为纪念重大灾难或事件而设立的哀悼日,全国应下半旗志哀。
一个国家象征性人物逝世的情况下,与该国外交关系较好的会员国同样可以举行降半旗仪式,如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遗体下葬当天,新加坡曾举行降半旗表达对女王的尊重。
下半旗作为一种致哀方式,其适用情形通常与国家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或灾难紧密相关,这些标准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也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悲痛情感,彰显了国家在面对悲伤时刻的庄重与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