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2年被家暴16次离婚案开庭,如何维护权益?
【问题1】
问:女子遭遇家暴想要离婚,在法律上有哪些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答:
在法律上,遭受家暴想要离婚的受害者有多种途径维护权益,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前提是双方能够就离婚相关事宜,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若无法协议离婚,则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受害者应及时收集家暴相关证据,例如报警记录、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情鉴定报告、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在离婚诉讼中对于证明家暴事实以及争取自身权益至关重要,还可以依据《反家庭暴力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威胁、骚扰等行为。

【问题2】
问:在女子2年被家暴16次的离婚案中,哪些证据对于维护其权益比较关键?
答:
在这样频繁遭受家暴的离婚案件中,多种证据都对维护受害者权益十分关键,一是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每次家暴发生后报警,警方的接警记录能清晰反映家暴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二是医疗记录,包括医院的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能直观体现受害者所受的身体伤害程度,三是伤情鉴定报告,专业的鉴定机构出具的关于伤情程度的鉴定结论,有助于确定家暴行为的严重性,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比如受伤部位的拍照、家暴现场的视频录像等,也是重要的直接证据,还有目击证人的证言,若有邻居、亲属等目睹了家暴过程,他们的证言也能有力地支持受害者的诉求。
【问题3】
问:女子因家暴起诉离婚,法院会如何判定子女抚养权归属?
答:
法院在判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会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对于遭受家暴的情况,法院会重点考虑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安全、稳定,如果施暴者的家暴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法院一般不会轻易将孩子判给施暴方,但如果女方虽然遭受家暴,但存在例如吸毒、赌博、患有严重疾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其他因素,而施暴方能够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且不存在其他不宜抚养孩子的情形,法院也可能会综合考量后将孩子判给男方,不过在本案中,由于女方长期遭受家暴,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利,在女方能够为孩子提供相对稳定生活条件且不存在其他不良情形的情况下,法院更倾向于将孩子判给女方。
【问题4】
问:家暴受害者在离婚时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答:
家暴受害者在离婚时通常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在婚姻中存在家庭暴力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旨在抚慰受害者因家暴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在具体实践中,法院会根据家暴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受害者造成的精神损害后果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像本案中女子2年内遭受16次家暴,这种情况属于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者有较大可能获得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问题5】
问:如果女子担心再次遭到家暴,除了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外,还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答:
除了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外,女子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预防措施来保障自身安全,一是寻求临时庇护场所,比如当地的妇女联合会可以为遭受家暴的妇女提供临时的住所和帮助,还有一些救助机构也能为其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二是改变联系方式和居住地址,避免施暴者能够轻易找到自己,减少再次遭受家暴的风险,三是告知身边的亲属、朋友自己的遭遇和担忧,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自己的行踪和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提供帮助或通知相关部门,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防身工具,如防狼喷雾等,在紧急情况下用于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