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有哪些?特赦制度解析

2025-02-24 法律科普 5 大法网
选择读文语音:

特赦是指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已受罪行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刑罚的制度,以下是对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以及特赦制度的解析:

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

中国:根据中国现行《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十七项和第八十条的规定,特赦的决定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特赦令的发布权由国家主席行使(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

其他国家:在不同的国家里,不同的人或组织有下达特赦令的权利,比如有些国家中(如德国),对个人和对一群人的特赦令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在有些国家里,特赦令虽然免除被特赦的人的服刑期或服刑的重度,但它并不表示该人已经无罪了;而在另外一些国家中,特赦令也免除被赦者的罪行。

特赦制度解析

性质与特点

- 特赦是以国家的名义对已受罪行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制度。

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有哪些?特赦制度解析-大法网
(图源于网络,仅用于参考学习,若侵必删)

- 特赦的对象是特定的犯罪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罪犯。

- 特赦仅赦刑而不赦罪,即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不排除犯罪的成立。

- 特赦后再犯罪则有可能构成累犯。

- 特赦往往公布被赦人的名单。

历史沿革

- 特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就有“以八辟丽邦法”的记载,其中的“宥”即为后来的“特赦”,至唐代,形成了完善的赦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也对特赦制度作了明确规定。

实施意义

- 体现法治精神:通过特赦制度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谦抑慎刑”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于推动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赦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展现执政自信与人道主义精神:在重要历史节点或特定情况下实施特赦,能够展示国家的执政自信和人道主义精神。

特赦制度是国家对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分子免去其刑罚部分或全部的执行的一种制度,不同国家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可能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特赦的决定权,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特赦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声明:大法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邮箱845981614@qq.com处理!
广告位招租:845981614
横幅广告